成交量的异动判断

[复制链接]
查看83 | 回复0 | 2024-12-19 21: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地量见底”的成交量判断
“地量见底”的形态一般是成交量处于阶段新低、股价处于阶段新低的情形。这时往往是股价疲弱到极限的表现。说明在如此低的价格位置,由于亏损较大,持仓方割肉卖出的意愿已非常低;同样,由于股价表现不佳,极少有人关注,买入量也很低。这时虽然可以说是地量,但股价的冲击系数很低,一旦成交量稍微放大就能够使股价大幅上涨或大幅下跌。所以,在没有成交量放大之前,是不能确认“地量见底”的。只有在“地价地量”的形态出现,随后出现放量上涨(确认是买方主动性买盘增加)的情形时,才能真正确认地量见底。
那么,在设置股票池模型的时候,我们应怎样设计转移条件才能捕捉到此类个股呢?
通过直接输入公式的模式,我们可以设置如下的条件:
d1.png

(二)“高度活跃”个股的成交量判断
整体上而言,大部分中短线强势股在启动初期都有极高的成交活跃度。放量大涨意味着股价出现启动的迹象时候,大量的场外资金高位买入意愿较强。如果这种买入行为大资金所谓,则后续继续活跃的可能性就比较高。作为短线投资行为而言,跟中此类个股,往往其短线的收益也相对较强。(当然,追涨只能在平稳上涨的市况中进行,下跌市则有较高的风险。)
那么,怎样才能通过股票池锁定此类短线极为活跃的个股呢?
如果我们一最近3日成交均量大于最近20日成交均量2倍,大于最近半年(120日)成交均量的二倍,股价三连阳上行作为判断的转移条件的话。我们可以把公式描述如下:
d2.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11

主题

2

回帖

3656

积分

游资

积分
3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