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狼50成本分析方法

[复制链接]
查看83 | 回复0 | 2024-12-22 17: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成本均线

经过数周努力,我们在天狼50上成功加载了新的成本均线和筹码分布。这也是我们从今开始需涉及的内容。成本均线和筹码分布是大家熟知的CYC和CYQ,是其发明人杨新宇博士和陈浩先生的首创,被广泛应用于指南针软件。天狼50上的成本分析工具,基础算法仍是CYC和CYQ的思路。这次的新版本也是二位的共同修改。曾经设想将这个新算法实现于指南针软件,但由于指南针中有很多指标引用了CYC和CYQ,且引用者大多为第三方发明人,修改技术指标可能会引发一定程度的混乱,所以指南针软件并未做任何改动。

单就对成本的计算而言,天狼50实现的算法,在数学上并不能证明比指南针的算法更准确。天狼50所以在算法上进行调整,完全是出于计算BPR和SST的特殊需要。由于两者的计算需要一条多空分界线,绝对成本均线最适合做这个多空分界线。于是我们这样调节计算绝对成本均线的若干个参数,使股价通过多空分界线的次数最少。换句话说,我们通过调节成本均线的算法,使得股价穿越无穷成本均线,而具有牛熊转换的特别意义。由此确定的计算参数,就是天狼50的成本均线组。为了区别于CYC原始算法,我们命名这组成本均线为MAC,这是英文Moving Average Cost的缩写,就是成本均线的意思。系统默认的四条成本均线分别为MAC(8),MAC(21),MAC(60),MAC(∞),分别代表8日,21日,60日和∞日的成本均线。其中,MAC(∞)也可以写做MAC(0),所谓无穷成本均线、绝对成本均线、多空分界线都是MAC(∞)的别名。

BPR和SST构建了活点地图,而绝对成本均线是计算BPR以及SST的基础。从活点地图在中级牛市中捕捉热点的强大功效,就可以知道MAC(∞)何等重要。在进行主力行为分析中,这条线也具有特殊的意义。天狼之眼光盘中提到了许多利用成本均线判断主力的办法,如成本谷、有效赢利等,实现其理论的技术工具,事实上就是MAC。只是当时的天狼50正在设计中,暂时使用CYC(∞)来近似。另外三条MAC成本均线也有自己的特定意义,我们将在以后陆续介绍。由于成本均线算法的改变,相应的筹码分布也需调整,否则在一张图上,筹码分布的重心将与绝对平均成本不重合,调整是为防止由此引发的混乱。

在应用上,MAC和CYC同样有用,只不过用途不同罢了。但指南针客户看CYC仍须在指南针软件上看,好在天狼50和指南针在同一个平台上,切换起来很方便。我们尚有部分客户来自银河天王星,天王星上也有成本均线,MAC与之并不矛盾。我们仍强调天狼50的成本均线和筹码分布仅能用于我们所讲授的特定用途,因为我们的算法改动,对于天狼50的特定用途是最佳方案,但对于准确计算真实的市场成本,仍应以指南针的CYC为准,或可参照指南针所制作的原始定义。

新的筹码分布除了保持和MAC同步外,增加了对浮动筹码的表现。同时为了照顾年龄偏大的天狼客户,我们加大了测量筹码所用的标尺,以便让大家看得清楚一些。二、从移动均线说起

技术分析的源头是趋势理论,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古老的趋势分析使用的是普通的价格曲线,后来又借鉴日本米商的思想创立了K线。然而,使用股价曲线非常不稳定,股价的上下波动过于频繁,使得敏感的趋势派投资者可能被误导,或者无所适从,为依据趋势判断股市的趋势分析制造了一个麻烦。于是人们想到了做移动平均线(Moving Average ,缩写为MA)。股票的价格运动趋势由此变得平滑,从而使通过股价简单地判断趋势成为可能。

移动均线使得价格连线变得平滑,但其副作用则是信号滞后。例如:如果股价因为某种灾难出现突变,这个在价格上非常强烈的变盘信号,往往被均线的平均计算所稀释,或许需要在连跌数天后才能引起均线的显著变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又设计了加权移动均线。这个算法定义不同日期的股价有不同的权重,从而强调近期交易的作用,淡化远期数据的影响。加权移动平均线的另一种实现方案是指数移动平均(Exponential MA),即EMA。而EMA又是大家所熟知的MACD指标的基础。由此可见,各种类型移动均线在各种分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只要你看图表,就不可能不和均线打交道。

无论怎样计算均线,都使用了一个共同的规则:当股价站在均线之上,便认为股价处在上升趋势;当股价站在均线之下,便认为股价处在下降趋势。由于人们谈论趋势时有明确的相关周期,即人们分别关心短线趋势,中线趋势和长线趋势,因而在表达这些不同周期的趋势时,人们需要不同的移动均线。市场最流行的移动均线是5日、10日、20日、30日、60日和120日。当投资者有了不同时间跨度的均线后,又发现了均线的一种简单用法:当短期均线上穿长期均线时,就定义长期均线所对应的时间跨度的趋势由下降状态反转为上升状态。同理,当短期均线下穿长期均线时,就定义趋势由升转降。使用均线的相互穿越来定义趋势,比起股价穿越均线更稳定。因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股价在均线上反复震荡,这个震荡或许可以引发频繁的无效操作及成本。定义短期均线上穿长期均线为金叉,下穿则为死叉。在金叉买进,死叉卖出,是技术分析领域中最简单的操作技术之一。

以上是关于移动平均线的基础知识,在此请问大家一个问题:使用均线的金叉买、死叉卖的战术,投资者是否能获得超越大盘的投资回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